1、《指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政策具备“宏观、逆周期、防传染”的视角,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是国际社会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广泛共识和危机后主要经济体的普遍实践。近年来,主要国际组织就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布了一系【xì】列标准和最佳实践,主要国家也先后构建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fáng】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工作,要求“关口前移”。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党【dǎng】的十九大强调要“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制定出台《指引》是立足我国实际,结合【hé】国际经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健全宏【hóng】观审慎政策框【kuàng】架、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2、制定《指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宏观审慎政策的理念和实践属于新领域,各界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认识仍在持续深化,主要经济体的实践还在不断发展。切实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的【de】重要作用,需要做好宏观审慎政策的顶层设计,搭建好基本框架并增强透明度,为具体开展宏观审【shěn】慎管理工作打好基【jī】础,推动宏观审慎政策可理解、可落地、可操作。《指引》明确了建立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要素,阐述了我国开展宏【hóng】观审慎管理的思路、原则及框架,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对宏观审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在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凝聚共识、加【jiā】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夯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
3、《指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指引》共九章三十八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厘清宏观审慎政策相关概念。界定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shèn】管理工作机制等相关定义【yì】。二是阐述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具体内容。包括:明确了宏观审【shěn】慎政策目标,即防范系【xì】统性金融风险,尤其是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顺周期累积以及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和跨境传染,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和稳健性,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性,促进金融体系的整体健康与稳定;概述了宏观审慎政策主要应对【duì】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类别及监测评估机制;划分了宏观审慎政策可包含的主要工具,制定了工具启用、校准和调整流程;明确【què】了【le】宏观审慎政策的治理机制等。三是提出宏观审慎政策实施所需的支持保障,阐释宏观审慎政策与其他政策,特别是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配合。
4、人民银行下一步推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工作考虑?
答:《指引》重在阐明人民银行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完善宏观审慎治理机制的思路及原则。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指引》构建的总体框架,认真履行宏观审慎管理牵头职责,会同各相关部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结合宏观审慎政策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和形势发展需【xū】要,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píng】估和预警,丰富和优化宏观审慎政策工【gōng】具,探索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治理机制,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kòng】股公司监管,做好宏观审慎政策与【yǔ】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宏观审慎政策落地见效,切实提高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xiǎn】防范化解能力。